申報|2025年上海市征集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場景
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25-06-30 訪問次數:28
為深入貫徹國家“人工智能+”與交通強國戰略部署,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交通領域的深度融合,立足超大城市治理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定位,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加速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提升上海市綜合交通智能化水平,根據《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聯合開展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場景征集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遴選和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優、應用效果好、復制推廣性強的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及項目,推動交通領域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加速新技術及新產品落地應用。具體圍繞以下10個場景方向征集:
1.智能駕駛:聚焦智能駕駛核心技術研發,包括高精度環境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算法等,開發適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場景的系統,提升高級別智能駕駛技術可靠性。開發具備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和安全預警能力的系統,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針對公交車防碰撞、防追尾、防墜河需求,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2.智能航運:實現船舶航行狀態實時監測、航道通航環境實時感知等功能,提升航道領域數字治理能力和水平。研究港作船舶感知增強、船岸協同、輔助駕駛等關鍵技術,提升大型船舶靠離泊安全與效率。
3.智慧機場:運用智能機器人、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優化民航服務運營全流程,涵蓋機場旅客智能服務、航班運力智能預測與調度等,提升民航服務質量與運行安全。
4.智慧軌道:打造軌道交通智能運維系統,實現軌道或車輛設備狀態智能檢測、故障預警與精準維修。開發智慧乘客服務系統,提供實時客流分析、智能票務管理、個性化出行引導等服務,提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水平與乘客體驗。
5.智能建養:開展道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建造、監測與養護研究,包括施工過程智能監控、工程質量智能檢測、養護方案智能決策等,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養護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6.智慧出行:構建可實現公交車輛智能調度、運營線路優化以及乘客需求實時響應平臺,提升公交出行效率和便捷性。在多元票制咨詢、乘客出行指引、突發事件推送等方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乘客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交互服務。研究需求響應自主式公共交通調度優化等關鍵技術,推動需求響應自主式公共交通系統發展。
7.智慧物流:結合貨運MaaS可信數據空間,研究構建貨運交通物流大模型,實現交通物流行業數據、知識和應用服務的有效共享,促進港口集疏運、海運、道路貨運等交通物流提質降本增效。
8.智能政務:聚焦智能公文處理、智能政務客服、智能數據問答、智能監督執法、智能行政審批等場景,運用大模型技術,提升交通政務服務效能與智慧化管理水平。
9.智慧運行:聚焦人工智能驅動的交通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功能,提升交通運行數據分析應用水平。依托大模型能力構建動態交通應急預案知識庫,實現應急預案智能匹配,提升復雜場景應急指揮調度能力。
10.智慧運服:研究重點營運車輛監管平臺、駕培學時研判等大模型技術應用,提升監管效率和監管智能化、精細化水平;聚焦汽車維修全生命周期穿透式分析、企業畫像、車輛故障診斷知識圖譜等,基于可信數據研究構建汽車維修行業大模型,提供更便捷、高效、優質的汽車維修服務。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須為在上海市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申報單位需承諾在入選后能夠在1-2年的期限內建設相關場景。
2.鼓勵以聯合體形式申報,聯合體應采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共同參與,牽頭單位為1家,其他聯合單位不超過4家。
3.申報單位的相關產品或技術應已完成前期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初步搭建相關技術的驗證環境,并具有顯著的交通領域應用價值和實際項目經驗。
三、工作程序
(一)申請途徑
申報單位如實填寫《上海市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場景申報表》(見附件),并另附詳細建設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建設總體目標、建設內容、建設計劃、預算等),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提交材料的方式申報。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5日(周二)17:30。
(二)材料初審
材料集中受理結束后,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委托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遴選,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從合規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等多方面進行初審。
(三)組織評審
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內權威專家進行材料集中評審,綜合考量各申報單位的基礎水平、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等因素。
(四)擇優公示
根據評審結果,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會商后,擇優確定入選單位名單。同時,對入選的單位進行公示。
(五)配套支持
1.強化政策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領域大模型應用示范場景,通過市級專項資金等方式予以優先考慮;對納入應用示范場景解決方案的創新產品,優先推薦納入《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
2.加強組織保障。廣泛動員各類主體積極參與,在后續申報中給予相關支持和跟蹤服務。鼓勵各區對入圍應用示范場景的屬地技術企業給予相關保障服務。
3.開展宣傳推廣。相關主管部門開展宣傳推廣,通過官方媒體平臺支持入圍單位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推廣其場景應用。
4.組織供需對接。相關主管部門將積極發揮協同引導作用,組織主題沙龍、專場論壇或需求路演等活動,推動需求方與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充分溝通對接,精準匹配供需資源。
四、材料報送和聯系方式
(一)材料報送
各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并在要求位置蓋章后以PDF格式發送至電子郵箱 ;同時,需將蓋章版紙質申報材料郵寄至指定地址。申報材料請采用A4 紙張雙面打印,裝訂成冊,一式三份;
申報材料受理截止時間:2025年7月15日(周二)17:30。
來源:上海經信委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
項目申報辦公室:李老師
電話/微信:15901996329
*本文發布的政策內容由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整理解讀,如有紕漏,請與我們聯系。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權威的產業政策輔導服務平臺,指導企業申請各類政府無償資助專項資金,包括上海市科委、經信委、發改委、商委、科創辦以及各區部門項目,專業申報,重點立項。
為深入貫徹國家“人工智能+”與交通強國戰略部署,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交通領域的深度融合,立足超大城市治理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定位,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加速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提升上海市綜合交通智能化水平,根據《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聯合開展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場景征集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遴選和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優、應用效果好、復制推廣性強的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及項目,推動交通領域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加速新技術及新產品落地應用。具體圍繞以下10個場景方向征集:
1.智能駕駛:聚焦智能駕駛核心技術研發,包括高精度環境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算法等,開發適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場景的系統,提升高級別智能駕駛技術可靠性。開發具備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和安全預警能力的系統,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針對公交車防碰撞、防追尾、防墜河需求,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2.智能航運:實現船舶航行狀態實時監測、航道通航環境實時感知等功能,提升航道領域數字治理能力和水平。研究港作船舶感知增強、船岸協同、輔助駕駛等關鍵技術,提升大型船舶靠離泊安全與效率。
3.智慧機場:運用智能機器人、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優化民航服務運營全流程,涵蓋機場旅客智能服務、航班運力智能預測與調度等,提升民航服務質量與運行安全。
4.智慧軌道:打造軌道交通智能運維系統,實現軌道或車輛設備狀態智能檢測、故障預警與精準維修。開發智慧乘客服務系統,提供實時客流分析、智能票務管理、個性化出行引導等服務,提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水平與乘客體驗。
5.智能建養:開展道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建造、監測與養護研究,包括施工過程智能監控、工程質量智能檢測、養護方案智能決策等,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養護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6.智慧出行:構建可實現公交車輛智能調度、運營線路優化以及乘客需求實時響應平臺,提升公交出行效率和便捷性。在多元票制咨詢、乘客出行指引、突發事件推送等方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乘客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交互服務。研究需求響應自主式公共交通調度優化等關鍵技術,推動需求響應自主式公共交通系統發展。
7.智慧物流:結合貨運MaaS可信數據空間,研究構建貨運交通物流大模型,實現交通物流行業數據、知識和應用服務的有效共享,促進港口集疏運、海運、道路貨運等交通物流提質降本增效。
8.智能政務:聚焦智能公文處理、智能政務客服、智能數據問答、智能監督執法、智能行政審批等場景,運用大模型技術,提升交通政務服務效能與智慧化管理水平。
9.智慧運行:聚焦人工智能驅動的交通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功能,提升交通運行數據分析應用水平。依托大模型能力構建動態交通應急預案知識庫,實現應急預案智能匹配,提升復雜場景應急指揮調度能力。
10.智慧運服:研究重點營運車輛監管平臺、駕培學時研判等大模型技術應用,提升監管效率和監管智能化、精細化水平;聚焦汽車維修全生命周期穿透式分析、企業畫像、車輛故障診斷知識圖譜等,基于可信數據研究構建汽車維修行業大模型,提供更便捷、高效、優質的汽車維修服務。
二、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須為在上海市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申報單位需承諾在入選后能夠在1-2年的期限內建設相關場景。
2.鼓勵以聯合體形式申報,聯合體應采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共同參與,牽頭單位為1家,其他聯合單位不超過4家。
3.申報單位的相關產品或技術應已完成前期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初步搭建相關技術的驗證環境,并具有顯著的交通領域應用價值和實際項目經驗。
三、工作程序
(一)申請途徑
申報單位如實填寫《上海市交通領域人工智能示范場景申報表》(見附件),并另附詳細建設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建設總體目標、建設內容、建設計劃、預算等),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提交材料的方式申報。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5日(周二)17:30。
(二)材料初審
材料集中受理結束后,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委托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遴選,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從合規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等多方面進行初審。
(三)組織評審
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內權威專家進行材料集中評審,綜合考量各申報單位的基礎水平、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等因素。
(四)擇優公示
根據評審結果,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會商后,擇優確定入選單位名單。同時,對入選的單位進行公示。
(五)配套支持
1.強化政策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領域大模型應用示范場景,通過市級專項資金等方式予以優先考慮;對納入應用示范場景解決方案的創新產品,優先推薦納入《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
2.加強組織保障。廣泛動員各類主體積極參與,在后續申報中給予相關支持和跟蹤服務。鼓勵各區對入圍應用示范場景的屬地技術企業給予相關保障服務。
3.開展宣傳推廣。相關主管部門開展宣傳推廣,通過官方媒體平臺支持入圍單位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推廣其場景應用。
4.組織供需對接。相關主管部門將積極發揮協同引導作用,組織主題沙龍、專場論壇或需求路演等活動,推動需求方與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充分溝通對接,精準匹配供需資源。
四、材料報送和聯系方式
(一)材料報送
各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并在要求位置蓋章后以PDF格式發送至電子郵箱 ;同時,需將蓋章版紙質申報材料郵寄至指定地址。申報材料請采用A4 紙張雙面打印,裝訂成冊,一式三份;
申報材料受理截止時間:2025年7月15日(周二)17:30。
項目申報辦公室:李老師
電話/微信:15901996329
*本文發布的政策內容由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整理解讀,如有紕漏,請與我們聯系。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權威的產業政策輔導服務平臺,指導企業申請各類政府無償資助專項資金,包括上海市科委、經信委、發改委、商委、科創辦以及各區部門項目,專業申報,重點立項。
